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打赏的都是些什么人(打赏挣钱的是什么平台)

    打赏的都是些什么人(打赏挣钱的是什么平台)

    “表扬是一个好主意,奖励是一种鼓励”——如今,35元的小钱除了收红包、发红包,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奖励!随着“打赏经济”的兴起,打赏不仅在线上“鼓励”微信好文章和网络直播,还延伸到了线下的餐饮行业。奖励金额也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名词解释

    什么是“奖励”?简单来说就是你在网络上发布的原创内容,包括文章、图片、视频等。如果用户觉得不错,喜欢,可以用打赏钱的形式表达对你的欣赏。

    这是非强制性付费模式,完全由用户自愿,与广告等盈利模式相比不影响用户体验。目前微博、微信、豆瓣网页版等都支持打赏功能。

    谁在打赏?

    小资:每个月奖励一杯咖啡

    专业是会计的韩女士,业余时间在文艺中年。她订阅了六神读金庸、正经八卦、毒片、浙股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其中有一些已经开通了文末的“赞赏”功能。以《六仙读金雷勇雷》为例,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六种选择,读者还可以自行设定1-256元的金额。韩女士看到很惊艳的原创文章,就会打赏。“一次大概5块钱,一月一杯咖啡。支持原创。”9月,她已奖励18元;8月份奖励20元。

    吃:90%以上的赢家都是80后

    南京市民陆先生近日在水游城油棉村看到,所有的服务员胸前都佩戴着带有二维码的胸卡,上面写着“感谢打赏”。顾客可以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将小费打入服务员的微信账户,奖励金额为3元。这种方式类似于红包,都遵循自愿的原则。在苏宁清江广场的馨香汇,他发现手臂上别着“有奖”的牌子,每次都是1.9元。

    与餐饮行业合作的第三方平台“中赏”的大数据显示了2016年8月的平均打赏情况(见下图)。

    “疯狂”粉丝:一月“打赏”2万

    记者调查还发现,人际关系简单、收入不高的男性往往是网络名人打赏的粉丝。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在南京工作,每个月收入几千块,但他迷上了网络名人里的直播。为了成为网络名人的前三名粉丝,获得与网络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的朋友一个月最多奖励一次虚拟礼物,价值两万多元!

    第二个问题:谁在领赏?

    类型一:微信大V

    一篇好文章最高可奖励1000多元

    记者采访的一位微信大V作者陶老师,时不时会写阅读量10万+的文章,粉丝也有几万。但他向记者出示的“账单”显示,9月1日至4日,四篇文章“旱涝”不均。一篇阅读量7万多的文章,被23人赞,金额146元。平均一人多奖励6元;一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也是他获奖最多的一篇。83人中奖1348元,平均一人中奖16元以上。

    陶先生介绍,只有开通了原创功能的微信官方账号才能申请开通“赞赏”功能。据观察,打赏的数额和金额不仅与文章的阅读量有关,还与题材有关。比如上面他获奖最多的文章是一篇政治经济类原创文章,感兴趣的读者水平和实力可能更高,所以平均金额也更高。

    类型二:餐厅扫描二维码“奖励”

    有的服务员靠“打赏”月入数万元[S2/]

    根据“奖励所有”的大数据,在8月份的奖励排行榜上,最佳服务员获得了444人的奖励。西贝餐饮副总裁褚学友告诉记者,8月1日“奖励”制度开始在全国门店正式实施,表现最好的服务员一个月可领一万多元。

    她的秘诀是“引人注目”。很多带小宝伯来吃饭的顾客中,老人或母亲忙着给宝宝喂饭吃,喂完就凉了。此时,她会免费送一碗面,或者主动加热菜的后端。楚学友说,奖励的钱是服务员的劳动收入,公司不会碰。3元的金额也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不会给客户造成心理压力。“餐饮企业奖励这件事是非常欢迎的。公司没有支付成本,服务质量可以提高。”

    类型三:网络名人靠“打赏”[S2/]

    有的人赚了几十万

    对于网络名人来说,“奖励”意味着赠送虚拟礼物。现在你打开很多软件,比如斗鱼,陌陌等。,都有直播功能。而赠送虚拟礼物是软件中网络名人收入的全部来源。

    但这种赚钱模式背后的代价往往不为人知。据一位网络名人小美(化名)说,她刚入行的时候,遇到一个粉丝愿意砸钱给她送礼物。关注了她之后,这个粉丝很快就大大方方的送礼物了。聊了一段时间,她总是排在小美送礼清单的第一位,有几十万的花销。这时,粉丝提出见面,“深入了解”小美知道深入了解意味着什么,选择了拒绝,而对方则表示肯定不会再砸钱给她了。果然,砸钱的范后来带着他的水军走了。小美的礼物锐减,收入降到低谷。她说她不会接受这样的潜规则,但同时她也确实看到了生活残酷的一面。

    到底是谁在跑“赏”?

    据了解,餐饮行业已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运营打赏。除了“大众打赏”,国内大型第三方打赏平台上还有“打赏”和“鲜虎”。“大众酬宾”CEO陈宫告诉记者,目前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以90后为主,他们个性十足,不接受传统的说教方式。为了激发这些员工的斗志,给他们职业规划,“服务好,奖励好”是捷径之一。

    他认为,奖励方式可以实现三方共赢:服务员可以增加收入,获得尊严和尊重;客户可以体验互动的“乐趣”,获得更好的服务;管理可以降低管理难度,合理配置人才。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赏全”平台已经从餐饮行业发展成为涵盖酒店、度假村、酒吧、洗浴、按摩、美发、健身俱乐部、自媒体、明星艺人、大型展览、公益活动等业务的一站式赏全平台。目前网上店铺超过3000家,餐饮行业的典型商家有、黄、全聚德。据介绍,“打赏”的支付方式为微信和支付宝。

    第四个问题你赞同“奖励经济”吗?

    Pro:表扬是善意,奖励是鼓励

    南京的韩女士认为,只要受赠人自愿,受赠人使用正规,都是可以鼓励的。比如原创文章就值得鼓励。再比如《野姑娘》在傅的首场现场演出,有上千万人观看,观众打赏超过10万元。但是傅提出要把它捐出去。一些微信大V春节会在微信官方账号发几万的红包,也是一种取之于民的方式。这样的奖励是肯定的。

    中立:不鼓励或贬低“给小费”的做法

    南京的孙先生说,他也看过一些有“赞赏”功能的直播和微信文章,但从未被打赏或送礼物。“没这个必要吗?涉及钱不是很常见吗?”他认为这种形式类似于给小费。毕竟西方还是流行给小费的,他本人也偏传统风格,所以不参与,不鼓励,不贬低。

    对方:不“打赏”,服务就不敬业了吗?

    郭小姐在餐馆里见过打着奖励招牌的服务员。她认为奖励肯定能刺激服务。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不奖励他,他的服务不敬业怎么办?”陈先生提出,他看过一个孩子觉得打赏好玩,一下子给网络平台发了价值几万元的礼物的报道。后来他爸妈知道了,气的不打了,费了好大劲才回来。他认为,像这样的负面影响管理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来源:经济日报编辑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