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中国的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成立的民营医院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知名度,很难在规划上有优势。弱小的民营医院可以通过医院营销走出一条坦途。具体的营销方式如下:
第一招:专家咨询
专家是树立权威形象的最佳代表。中国人有迷信和权威的传统。只要贴上专家的标签,大白菜也能卖到龙舌兰的价格。在医院挂号也要给个专家号,让学生在一个价格之上,虽然看感冒也是一样的。因此,在医疗市场推广中打专家牌是常用且有用的方法之一。
在民营医院的推广中,专家的影响力甚至强于门诊,很多患者都跟着专家走。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大医院的医生(一般是退休的)去门诊定期会诊,以此来提振民营医院的技术形象。没有这个资源,可以尝试在民营医院打造权威的医生品牌,从而打造自己的“专家”品牌。
第二招:私人公益讲座
通过公共卫生知识讲座,拉近周围居民与诊所的心理距离,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可以由民营医院自己举办,也可以联合社区居委会举办。后者更有效,即可以披上一层公益的外衣,加强与居委会的关系。主题也要紧扣时势。比如去年登革热流行的时候,一些私立医院请医生讲解如何预防登革热,流动效果很好。
微信营销策略分析(附:微信活动预热案例)
第三招:口碑
俗话说,金牌银牌不如老百姓吃香。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最有说服力!如何在民营医院的推广中恰当运用口碑营销?第一,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自觉的口碑宣传;还有一种方式是民营医院有意识地引导口碑传播。常见的方式是分阶段提取典型案例,在患者就诊时由医护人员“不经意”揭示。三人成虎,民营医院优势附故事飞向千家万户。
第四招:联合促销
在自用和推广力度有限的前提下,民营医院可以尝试借助外力进行推广,就像药企的终端推广一样,围绕民营医院进行宣传流量。目前很多药企在终端进行宣传流水,配备专业的讲师和宣传人员。民营医院可以选择互助合作,以自己的专业实力推广自己。
第五步:贴心服务
相比于工艺,这是硬件;相比价格,透明度最高;最有可能出彩的是服务。服务——这看似最简单却最难做到。做服务,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站在策划者的角度。虽然很多民营医院都设立了咨询台,但是咨询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是不一样的。在点滴室放一台电视,这样病人注射的时候就不会太无聊了。
第六步:优惠促销
这种方式就是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或者时代的流行程度来举办促销活动。比如春季推广“健康东风行动”,三八节推广妇科病。这种方式操作的关键是流量点要新,内容设计要有吸引力。如果一家民营医院搬家的时候不选择打折,而是送一个专门做的家庭小药箱,就吸引了一部分居民。搬家后,另一位居民对此议论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