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李渊从太原进攻长安的路线(李渊在太原是什么官)

    李渊从太原进攻长安的路线(李渊在太原是什么官)

    公元617年7月,李渊从太原出发,拉开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大戏。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唐力的军队横扫天下,终于在武德六年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

    你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统一的朝代中,唐朝用的时间最少,只有7年。

    但是对于很多后人来说,一直有一个误解:好像唐朝能够在短短七年内统一天下,并不是因为开国皇帝李渊那么有才华,而是因为李渊生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子,李世民。似乎唐朝的天下都被李世民打下来了。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全错误。

    事实上,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几乎有一半的北方被李世民击落。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几乎所有最关键的战役都是由李世民领导的。

    在这期间,从太原到长安,应该是唐高祖最危险的一次赌博。在这个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太原起兵之后

    李渊在太原起义后,准备充分,所以在起义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拿下了太原附近的所有地区,有了自己的基础。这时,唐高祖手里有一支有组织的军队,大约有三万人。彻底拿下太原后,这个数字大概增加到了5万左右。

    拿下太原后,李渊集团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接下来我应该打电话到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唐高祖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李渊在起兵之前其实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打算。按照这个计划,李渊将先取长安,然后迅速平定关中地区。然后以关中之势,统一北方,最终统一中原南方。

    这个计划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因为隋朝和北周朝这个方向统一了天下。先取北齐,统一北方,再南下灭陈。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渊制定这个计划时,参考了隋朝的历史。

    但是,在这个计划中,太原起义后,第一个困难是地狱的困难。

    从太原到长安的最短距离是1200里。这么长的距离,到底是步步为营,还是引众兵攻长安?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后来的历史证明,李渊选择了后一种方法:他带着全部家当,一路狂奔到长安。取长安而居;不能取长安,必死无疑。

    李渊之所以敢这么做,并不是完全的赌徒心理,而是有一定的把握。关中是隋朝的老窝,按理说隋朝的统治应该是最稳固的。但实际上,由于的胡搞,原来支持杨家的旧关陇贵族纷纷倒戈,根本不愿意支持。此外,杨光还带领了十多万隋朝精英来到江都。关中地区恰好是隋朝统治最弱的时候。

    于是,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后,几乎是带着所有的家当,率领大军冲向长安。

    2.霍邑之战

    在前往长安的途中,李渊经历了两场噩梦般的战斗。

    第一次战役是今天山西省霍州市的霍邑战役。对抗李渊的对手是隋朝统帅宋老生。

    霍邑之战,隋朝统帅宋老生率两万精锐,死守霍邑。因为处于守势,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是很大。对唐高祖来说,在霍伊之战开始时,形势极为不利。身后的刘武周在攻打长安的同时,率军攻打太原。此时的唐高祖,无异于前有狼,后有虎,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情况,唐高祖已经想带领他的部队回到太原,至少要保住他的老巢。但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站了出来,据理力争,最终下定决心帮助唐高祖,并且仍然选择了执行原来的计划。

    大业十三年八月,霍邑之战打响。

    当时最怕宋老生坚持不下去了,就派李、兄弟引诱宋老生上阵。最终,宋老胜上当,但出城后被李世民挡住去路,双方不得不决战。这一仗,李渊组建的精锐骑兵派上了用场,带着钟君杀了宋老生。霍邑之战结束。

    这支精锐骑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后来横扫天下的宣家军的雏形。而率领这支军队的,正是李世民。

    拿下霍邑后,唐高祖打开了通往关中的大门。接下来,他面对的第二个梦魇级战斗,是隋朝统帅屈突通。

    3.避战河东,直取长安

    赢了宋老胜之后,李渊要面对的第二个对手是隋朝的另一位统帅屈突通。

    当时镇守黄河东岸的屈突通,在今天的永济城西南驻扎了数万大军。

    李渊若要直取长安,必先过黄河。而他能选择的最短路线,屈突通就在这条路上。

    按照这种情况,不打是不可能的。

    此时的唐高祖,在收编了宋老生的军队之后,再加上一些散兵游勇,手下有七万多大军。当时在唐高祖的指挥下,可以充分信任和独立的有五个人:长子李、次子、三子李元吉、女婿柴绍、军机司马刘文静。其中,刘文静之前被派往突厥,向突厥求助。李元吉因为年纪小,留在了太原。当时,身边,最可靠的,只有李、、柴绍这三个自家人。

    面对镇守黄河的屈突通,李渊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敌人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屈突通虽是名将,但他当时的军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听命于他,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战斗力。

    基于这样的判断,再加上当时刘文静带来的土耳其援军,唐高祖实力大增,在接下来与屈突通的接触战中,成功击败了屈突通。

    但屈突通行进谨慎,却不像宋老生那样鲁莽。前一次战败后,直接率军回河东站,死守城池。面对这种情况,唐高祖果断地开始分兵。另外留下一些兵马,让刘文静带队,继续包围瞿图通。其余大部分部队直接渡过黄河,继续向长安进发。

    过了黄河,李渊发现接下来的情况其实很好。因为在他开战的这段时间,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已经在黄河以东的长安附近为他打下了一大片地盘,手下有七万多大军。

    渡过黄河后,作为先锋的精锐与平阳公主在渭河北岸会师。而这个时候,唐高祖的所有人马,加上平阳公主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

    二十万大军围攻长安。

    当时长安的防守是极其空虚的。所以,当时的长安守将危文胜、尹石石等人,虽然有尤杨的底牌,但是双方的军力差距太大了。经过一番猛攻,李渊成功拿下长安。

    此时,唐高祖已经率领二十万大军占领了长安,手里还握着尤杨这张牌。

    而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也从最初羽翼未丰的统兵将领,彻底掌握了精锐骑兵。之后,李世民以这支精锐为骨干,组建了横扫天下的宣家军,成为他后来纵横天下,甚至发动宣武门事件的王牌。

    尾声

    拿下长安城后,唐高祖的情况开始变得好了很多。

    当时,李渊立王为帝,在江都的为太上皇,自封为丞相。李渊带着二十万大军,开始迅速平定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这个过程,异常顺利。因为李渊出生在官龙贵族的最高层,他的祖父天蚕土豆是西魏八大支柱国之一,隋文帝杨坚是他的小姨夫。有了这样的多重身份,再加上关中贵族对杨光极度失望,他们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唐高祖。

    就这样,唐高祖站稳了脚跟,迈出了统一世界进程中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