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温是什么意思?
失温是指人体的体温下降到下限的一种情况,通常指体温低于35摄氏度。正常的体温应该在36.5摄氏度至37.5摄氏度之间,如果不注意保暖或者身体出现某些异常情况,就会引起失温。失温的危害很大,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失温的原因是什么?
失温是由于身体热量的丢失过多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
外界寒冷的天气,穿衣不当或过于潮湿的衣物
长时间待在冷房间或水里
身体虚弱或年老体弱
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
对于老年人或小儿来说,失温的发生风险更高,特别是生病、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受损、衰竭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更需要特别关注失温的情况。
失温的危害有哪些?
失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
神经系统受损:失温会导致身体各部分间的神经传递速度变慢,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意识混乱、昏迷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心律失常:失温会降低心脏的供氧量,进而给心脏带来压力而导致心律不齐甚至心脏骤停。
呼吸系统衰竭:血液中的氧分压下降过低,就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衰竭。
其他健康问题:失温还可能引起疲劳感、肌肉僵硬、消化不良等问题。
如何预防失温?
下面是一些预防失温的方法:
穿上保暖的衣服:在寒冷的环境中,穿上保暖的衣服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营养摄入: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导致体温下降,注意饮食均衡。
保持活跃身体:在冷房间和水里待的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长时间静止。
定期保温:特别是对高龄老人或小儿,要特别关注身体的保暖,尤其是手脚和头部。
如何处理失温?
一旦发生失温,要采取以下措施:
保暖:将失温的人移至室内温暖的地方,脱掉湿衣服,穿上暖和的衣服;加盖毛毯,使用加热设备进行加温。
容易就医:发现自己或他人失温要及时就医,尤其是老年人、小儿等人群。
补充能量:可以给失温的人喝一些温水、糖水等补充能量,但不要给烈酒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失温是一种危及健康的情况,必须引起重视。采取预防措施,严密对待可能引起这种情况的疾病,以及一旦发生,必须严格按照处理程序进行处理。